」李雄甚至精挑細選繼承人,寧可捨棄自己的兒子。
以目前檯面上各種傳聞的人選來看,現任副總理胡春華,無論是年齡或經驗上都具有競爭力,唯一問題就是他跟習近平的關係恐怕不夠密切,此外,倘若胡春華接任總理,外界會猜測他將可能成為習近平的接班人,這會讓習近平會有提前跛腳的危機意識,要習近平點頭恐怕還有變數。習近平上台後,不但成立多個「任務小組」,自己還身兼多個小組的組長身分。
後者則是回到改革開放前的毛澤東強人統治模式,權力集中在「一人手上」,常委的影響力被削弱限縮,無法挑戰習近平的權威地位。這次的二十大,中共政權或許才是正式進入了「習近平時代」。其次,便是「經驗」,畢竟總理除了是行政首長之外,對外還有代表國家的象徵,如果政治歷練不夠的話,恐怕難以服眾。延伸閱讀 中共二十大習近平連任已毫無懸念,真正的看點是黨內派系權力分配與「誰是接班人」 中共二十大:中國下任總理汪洋呼聲高,胡春華有機會、韓正是被大多數分析忽視的可能人選 習近平的同班同學兼重要財經智囊,副總理劉鶴仕途將更上層樓? 堅持清零還扯到「台灣人能吃什麼」,上海市民淪為中共「圍魏救趙」的鬥爭工具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持平而論,誰獲得進入二十大政治局常委的入場券,這代表著成功邁入權力核心,不過,同為「領導班子」並不等於可以與習平起平坐——無論是條件兼備的胡春華,或是最安全的布局由汪洋,甚至是大膽起用自家人李強,都還是要看習近平的一念之間,都必須先有「信任感」的政治關係,逐步來重構黨內的「新規矩」。
Photo Credit: AP / 達志影像 上海市委書記李強 習近平最保險的作法是什麼呢?拉抬他的政治盟友劉鶴跟汪洋,也不是不可能,畢竟兩位人選在中央資歷及政治關係上都相當合適,不過劉鶴的年紀太大,恐怕會讓外界認為「七上八下」被打破,甚至會引來黨內其他勢力的反彈,特別是其中被歸為「江派人馬」的現任副總理韓正恐會不服,倘若有意爭取總理一職,那麼可能會擴大黨內鬥爭的情勢。最後,就是要有政治信任及政治正確的「關係」,必須是深得習近平放心且沒有威脅的人。報導稱,伊朗經濟命脈能源產業工人也加入罷工。
人權組織指出,包括19名未成年人士在內,已有至少185人喪生,數百人受傷、數以千計民眾遭到安全部隊逮捕。艾米尼出身的伊朗庫德族地區緊張情勢尤其高漲,人權團體表示,少數族群庫德族長期受到壓迫。路透社報導,伊朗22歲庫德族女子艾米尼因「不當著裝」而遭道德警察逮捕,9月16日在拘留期間死亡,訴求推翻體制內神職機構的抗議風潮自此席捲伊朗各地。伊朗當局否認相關指控。
」 德黑蘭學生9日走上街頭,社群媒體廣傳的影像可見,這批青少年高喊「我們不想要伊斯蘭共和國」及「打倒獨裁者」。伊朗首都德黑蘭一名憂心的家長告訴《中東之眼》,學校主管發訊警告,學生如果參與抗議,就「可能被捕」。
當地強硬派議員謝納拉尼(Hajar Chenarani)告訴媒體,「被捕的抗議人士中,年齡多在14至18歲之間。路透社尚無法確認影片真偽。「他們非常明確地告訴我們,如果我們的孩子因為在校內或放學後於街上高呼反政府口號或遊行被捕,他們將無法提供協助。The Bushehr Petrochemical Project workers in Asaluyeh, Bushehr Province, have begun their strikes and protests today.#مهسا_امینی #MahsaAmini #IranRevolution pic.twitter.com/B3oD22bQrQ — 1500tasvir_en (@1500tasvir_en) October 10, 2022 The Abadan refinery workers began their strike today, Tuesday.#مهسا_امینی #MahsaAmini #IranRevolution pic.twitter.com/ULQLEeVw7C — 1500tasvir_en (@1500tasvir_en) October 11, 2022 根據廣受關注的推特帳號Tavsir1500,西南部阿巴丹(Abadan)和坎甘(Kangan)煉油廠以及布什爾(Bushehr)石化廠工人正展開抗議,該地區能源設施已連續第2天因罷工而受到衝擊。
德黑蘭一所公立學校的學生對《中東之眼》說,學校官員警告,「學生在校內參與任何政治活動都會被退學。《法斯通訊社》(Fars News Agency)10日報導,庫德斯坦省省長庫沙(Esmail Zarei Kousha)宣稱,有不知名組織8日在街頭策畫殺害年輕人,但他並未提供證據。伊朗阻艾米尼示威,學生涉校內政治活動將被退學 (中央社)伊朗女子艾米尼(Mahsa Amini)之死引發一波波示威,各地學生也陸續投身抗議活動。流出影片顯示,一批穿著制服、頭巾滑落到脖子處的女學生高喊著「穆拉(mullahs,伊斯蘭教神學家)該滾」。
伊朗正面臨自1979年革命成為伊斯蘭共和國以來最無畏的挑戰,這次示威是自2019年以來最大異議浪潮,當局動用武力鎮壓。伊朗日前將最近幾週的示威動亂歸咎於外國敵人,並播出一對法國夫婦看似承認從事間諜活動的影片。
Photo Credit: Reuters / 達志影像 伊朗艾米尼之死示威延燒,能源產業工人加入罷工 (中央社)伊朗女子艾米尼死於警方羈押,各地抗議人士持續與安全部隊衝突,社群媒體影片可看到坦克開進當局鎮壓焦點庫德族地區。根據上傳社群媒體的影像,示威活動已擴散到伊朗經濟命脈的能源產業,昨晚的動蕩持續整夜。
」 從伊朗第二大城麥什赫德(Mashhad)發出報導指出,當地學生也參與最新一波反政府活動。根據伊朗通訊社《青年記者俱樂部》(Young Journalists Club)的通訊軟體Telegram帳號,阿薩魯耶首長哈希米(Ali Hashemi)表示,一些伊朗人士藉由高呼反政府口號,試圖把持工人抗爭活動。獨立媒體報導,有學校警告,學生在校內參與任何政治活動會被退學,若在校內或放學後於街上高呼反政府口號被捕,學校無法提供協助。伊朗政府表示,有逾20名安全部隊成員殉職。法國6日強烈抨擊伊朗,指控其「獨裁作法」,關押法國公民。學生也自1979年爆發伊斯蘭革命以來首度參加反政府抗議活動。
上傳至這個帳號的影片顯示,數十名工人高呼「獨裁者去死」,矛頭指向最高領袖哈米尼(Ayatollah Ali Khamenei)。德黑蘭當局強調,將就平民死亡展開調查。
法國外交部長柯隆納(Catherine Colonna)今天表示,5名法國人在伊朗遭到扣留,歐洲聯盟已經就制裁德黑蘭的技術問題取得一致意見,將於下週開始實施。獨立新聞媒體《中東之眼》(Middle East Eye)10日報導,伊朗學校職員警告家長,勿讓學生在學校內或放學後組織示威活動。
自伊朗政府9月16日正式宣布艾米尼死訊以來,目前仍不清楚有多少人在示威行動中喪命,國營電視台9月24日曾稱至少有41人死亡,位於奧斯陸的「伊朗人權」(Iran Human Rights)組織則估計已有至少185人身亡。有也報導指出,便衣警察進入德黑蘭衛星城市帕迪斯(Pardis)的阿法里尼什(Afarinesh)藝術高中,逮捕抗議學生。
為了遏止抗議活動向學校蔓延,政府暫時關閉兩地學校。地方官員11日表示,是工資糾紛引發阿薩魯耶(Assaluye)廠區工人不滿,他們並非為艾米尼之死進行抗爭。22歲庫德族女子艾米尼遭宗教警察拘留後死亡引發抗議浪潮,政府雖然祭出斷網、部署鎮暴部隊等手段,動盪無停歇跡象。麥什赫德是保守派及強硬派政治人物的重要權力中心,也是伊斯蘭教什葉派第8任伊瑪目禮薩(Imam Reza)聖陵所在的宗教重鎮,保守派總統萊希(Ebrahim Raisi)即出身於此
專家呼籲協助台灣建立「豪豬防禦」 【加入關鍵評論網會員】每天精彩好文直送你的信箱,每週獨享編輯精選、時事精選、藝文週報等特製電子報。七國集團領袖在聯合聲明中說:「我們將繼續提供財政、人道、軍事、外交和法律援助,並將堅定與烏克蘭站在一起,不論需要多久時間。
還可留言與作者、記者、編輯討論文章內容。德國總理蕭茲(Olaf Scholz)6月初告訴下議院聯邦議院(Bundestag):「最近政府已決定,我們將運送德國擁有的最新式IRIS-T型防空系統(給烏克蘭)。
G7領袖承諾力挺烏克蘭到底,警告俄羅斯勿動用核武 (中央社)世界七大工業國集團(G7)領袖昨(11)日舉行線上會議商討烏克蘭情勢後發布聲明,承諾持續大力支持烏克蘭對抗俄羅斯入侵。」 這項聲明譴責俄羅斯近日對烏克蘭的飛彈攻擊,並指出這種對平民百姓的攻擊已構成戰爭罪行。
他們並警告,若俄國膽敢動用核武將遭遇嚴重後果。」 七國集團領袖也批評俄國「不負責任的核子口水戰」,他們說:「我們強烈譴責俄國升高局勢的行動,包括局部動員後備部隊,以及發動不負責任的核子口水戰,這已使得全球和平與穩定面臨危險。」 他說這個系統將「賦予烏克蘭能力,可保衛一整座主要城市,防範俄國空襲」,且德國也會運送一套能偵測敵軍火箭砲的追蹤雷達系統給烏國。俄羅斯動用飛彈攻擊烏克蘭首都基輔和其他城市後,白宮也曾發布聲明,表示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10日承諾向烏克蘭提供先進防空系統。
聲明說:「我們將對普亭總統和其他應負責任者究責。白宮表示,美國將儘速運交烏克蘭「國家先進防空系統」(NASAMS)。
NASAMS是中短程防空系統,由美國雷神(Raytheon)和挪威康斯堡防衛及航太公司(Kongsberg Defence & Aerospace)共同研發,能攔截敵機、巡弋飛彈等目標,射程30到50公里。立刻點擊免費加入會員。
新聞來源 G7領袖承諾力挺烏克蘭到底 警告俄羅斯勿動用核武(中央社) 澤倫斯基籲緊急提供防空武器 美將儘速運交NASAMS(中央社) 延伸閱讀 報復克里米亞大橋被炸,俄對烏狂射75枚飛彈釀11死,拜登允諾提供烏克蘭先進防空系統 克里米亞大橋恢復通車,專家分析:橋梁可以重建,但俄方無法在戰爭失敗中保衛它 《德國之聲》專訪俄羅斯母親:我們反對戰爭,沉默是因為一點辦法也沒有 俄烏戰爭中,法國支援基輔的武器遠少於美國、波蘭與德國,馬克宏在顧慮什麼? 紐時:防共軍犯台,美國計劃將台灣變成龐大武器庫。白宮在聲明中說,拜登10日與澤倫斯基通話,「承諾繼續向烏克蘭提供自我防衛所需的支援,其中包括先進的防空系統。